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

兵团化工(危险化学品)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通报

发布时间:19年04月08日 信息来源:兵团应急管理局 编辑:兵团应急管理局
【字体: 打印本页
作者:兵团应急管理局

兵团范围内化工(危险化学品)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一师、第四师、第六师、第七师、第八师、第十三师等6个师,均位于各师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内。

兵团数量最多的化工企业有两类:氯碱化工(以生产烧碱、PVC、液氯、电石为主)和煤化工(以生产尿素、合成氨、煤焦油、粗苯、焦炭为主),集中在第六师、第七师、第八师、第十三师等4个师。

一、兵团化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

根据兵团化工企业分部情况、涉及危险化学品类型,以及近期开展的巡查暗访、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化工行业突出问题,总结下来,风险和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:

(一)重大危险源较多

氯碱化工和煤化工存在较多的危险化学品罐区和气柜,主要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包括:液氯、氯乙烯、乙炔、液氨、煤焦油、粗苯等,因为涉及的储存物质危险性较高、存量较大,可能存在泄漏、闪爆、中毒窒息等风险。这是当前兵团化工企业最主要的风险点。

(二)化工人才不足,基础薄弱

1.企业层面 兵团化工企业起步较晚,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准备不充分,很多企业“老中青”结构、“传帮带”氛围没有形成;同时,由于待遇低和发展空间局限,出现人员流失、人才聚集和吸纳能力弱的问题,导致一些化工企业(如第一师青松化工)专业人才缺乏,在安全管理水平、工艺操作经验、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起点低、步子慢。

2.政府层面 兵团化工企业集中的园区有5个,目前安全监管人员数量26人,但具有化学、化工专业背景的安全监管人员只有5人,专业监管人员缺失情况比较严重。这个问题不光在园区,各师市安监部门也普遍存在。

(三)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

检查发现,在化工企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,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:一是安全管理制度缺失,如天盈石化未制定和签发隐患排查治理制度,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不完善,存在多处隐患记录未处理;二是操作规程不健全,一些企业存在操作规程未签发,或没有按照《安全生产法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由主要负责人签发;三是企业制度不落实,不少企业制度很多,甚至做成制度汇编,但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和管理当中,在各类检查中这一问题都比较突出。

(四)年限较长的企业,老旧设备存在安全隐患

当前很多化工企业已运行了较长时间,如2010年前后建成投产的企业已经运行近10年甚至超过10年。此类企业的装置和设备都进入了疲劳期和问题多发期,尤其是一些关键装置和安全设施经过长时间使用,存在很多未知的安全隐患,虽然企业每年都有检修计划安排,但因时间限制,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往往是局部和片面的,无法保证所有部位、环节不出问题。当前兵团45家化工企业中(包括进入试生产阶段的在建项目),约有13家企业已达到10年以上。

(五)特殊作业管理存在漏洞

检查发现化工企业在特殊作业审批和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,如动火作业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,都需要在作业前采样分析,但分析结果具有时效性,一些企业在采样分析结果失效后仍然继续作业,没有重新检测;还存在特殊作业时间超过了审批时限,未重新审批的问题。针对这些情况,我们倒查了企业相应的规章制度,发现在里面都有明确规定,但企业在实际管理中仍然不落实。

二、措施意见

(一)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管

各师安监局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》要求,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辨识、评估、建档和备案;涉及毒性气体、液化气体、剧毒液体的一级或二级重大危险源,必须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(SIS系统);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检测、检验,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相关台账资料。

(二)加强隐患排查治理

各企业要按照《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》,建立切实可行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,企业负责人要亲自参与,按照企业实际制定隐患排查项目、周期和整改措施落实的办法,要覆盖所有生产岗位、班组、车间;对查出的隐患必须实行闭环管理,按照责任人、资金、时限、措施、预案“五落实”原则,确保隐患全面消除,不留死角。

各师安监部门要对辖区内投产运行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,对投产运行已达到或超过10年的化工企业要重点关注,督促企业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,严禁带病作业。

(三)加强企业现场管理和特殊作业管理

各师安监部门、各企业要对照《化工(危险化学品)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》逐条梳理,查找自身在现场管理方面的不足和短板,对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整改;按照《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》修订完善作业票审批制度和作业流程,无论对企业内还是外包单位的特殊作业,必须严格执行审批、采样、监护等相关流程,作业场所必须按要求配备可燃、有毒气体(物质)检测报警仪、氧含量分析仪器、空气呼吸器。

(四)加强安全培训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

各企业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,尽可能招聘化学、化工专业背景人才,提高其待遇水平;各师市、园区的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自身“造血”能力,从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选拨化工专业人才,努力打造一批本师市的化工专家队伍,通过专家协同检查,提高安监部门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。